出版伦理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出版伦理规范


为加强本刊的学术诚信建设,提升作者、审稿专家和编辑的职业伦理素养,规范论文写作、投稿及编审、出版过程,防范学术不端行为,根据《科技期刊出版伦理规范》有关内容,并结合本刊实际情况,制定《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出版伦理规范。

一、作者伦理

1. 作者应对论文负责,确保所投稿件内容真实可信,符合我国的相关法规及政策要求,有责任配合编辑部要求提供原始图片、原始数据、论文资助基金的立项任务书、项目名称和批准号等证明材料。

2. 作者在投稿时需提交《论文著作权转让授权书》,保证投稿的原创作品,无抄袭、剽窃、伪造、篡改、不当署名、一稿多投、重复发表等学术不端行为,内容不存在涉密问题。

(1)剽窃

采用不当手段,窃取他人的观点、数据、图像、研究方法、文字表述等并以自己名义发表的行为。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①观点剽窃;②数据剽窃;③图片和音视频剽窃;④研究(实验)方法剽窃;⑤文字表述剽窃;⑥他人未发表成果剽窃。 

(2)伪造

编造或虚构数据、事实的行为,表现形式包括:①编造不以实际调查或实验取得的数据、图片等;②编造不符合实际的研究方法、结论等;③编造为论文提供支撑的资料、注释、参考文献;④编造论文中相关研究的资助来源;⑤编造审稿人信息、审稿意见。

(3)篡改

故意修改数据和事实使其失去真实性的行为,表现形式包括:①使用经过擅自修改、挑选、删减、增加的原始调查记录、数据等,使原始调查记录、数据等的本意发生改变;②拼接不同图片从而构造不真实的图片;③从图片整体中去除一部分或添加一些虚构的部分,使对图片的解释发生改变;④增强、模糊、移动图片的特定部分,使对图片的解释发生改变;⑤ 改变所引用文献的本意,使其对己有利。

(4)署名

原则上作者署名按贡献大小排序,由论文署名作者共同商定,并在投稿时确定,论文中只标注一位通信作者。投稿后或发表后,作者和单位署名一般不得更改。

不当署名表现形式包括:①未对论文所涉及的研究有实质性贡献的人在论文中署名;②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将其列入作者名单;③作者排序与其对论文的实际贡献不符;④提供虚假的作者职称、单位、学历、研究经历等信息。

(5)一稿多投

将同一篇论文或只有微小差别的多篇论文投给两个及以上期刊,或者在约定期限内再转投其他期刊的行为,表现形式包括:①将同一篇论文同时投给多个期刊;②在首次投稿的约定回复期内,将论文再次投给其他期刊;③在未接到期刊确认退稿的正式通知前,将稿件投给其他期刊;④将只有微小差别的多篇论文,同时投给多个期刊;⑤在收到首次投稿期刊回复之前或在约定期内,对论文进行稍微修改后,投给其他期刊;⑥在不做任何说明的情况下,将自己已经发表论文,原封不动或做些微修改后再次投稿。

(6)重复发表

在未说明的情况下重复发表自己(或自己作为作者之一)已经发表文献中内容的行为,表现形式包括:①不加引注或说明,在论文中使用自己已发表文献中的内容;②在不做任何说明的情况下,摘取多篇自己已发表文献中的部分内容,拼接成一篇新论文后再次发表;③被允许的二次发表却不说明首次发表出处;④不加引注或说明的在多篇论文中重复使用一次调查的数据等;⑤将实质上基于同一研究的论文,每次补充少量数据或资料后,多次发表方法、结论等相似或雷同的论文;⑥合作作者就同一调查、实验、结果等,发表数据、方法、结论等明显相似或雷同的论文。

(7)其他学术不端行为

其他学术不端行为包括:①在参考文献中加入实际未参考过的文献;②将转引自其他文献的引文标注为直引;③未经许可,使用需要获得许可的版权文献;④ 委托第三方机构或与论文内容无关的他人代写、代投、代修;⑤违反保密规定发表论文等。

3.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在投稿时应声明是否存在利益冲突,如存在利益冲突,应说明可能对其研究结果产生影响的所有经济利益(研究与有关公司是否存在商业利益关系;有关公司是否在实验设计及实施、数据处理、文章书写和发表等方面给予任何资金赞助等)。

4. 尊重审稿专家的意见,作者如果对评审意见、评审结果有异议,可向编辑部提交书面申述,针对每一条评审意见做出详细的解释和说明。

5. 作品发表后,如果作者发现该作品存在重大错误,应告知本刊编辑部协调处理,并配合编辑部撤回稿件或发表适当的“更正”声明。

二、审稿伦理

1. 评审专家应以维护学术诚信、尊重学术自由为原则,对稿件做出诚实、客观、公正的评估。不得对作者的国家、机构、种族、宗教、政治信仰、性别等存在偏见或歧视,在作品公开发表之前应做好保密工作,不得泄露作者的研究内容.

2. 当审稿专家与作者存在利益冲突(如亲属关系、师生关系、校友关系、同事关系、竞争关系)时,为保证评审的公正性,审稿专家应及时咨询编辑部以获得进一步的建议。

3. 当审稿人发现作者从事的研究和自己相近时,评审意见不得含有未经证实的或恶意批评以及不公平的内容,避免提出无根据的指控。

4. 审稿专家应按照约定及时评审稿件,如不能按时评审返回,应及时告知编辑部并退审, 可推荐审稿人。未经编辑部同意,审稿专家不得擅自委托自己的学生、同事等代审。

5. 审稿专家遇到曾经审过的稿件时,有义务向编辑部反映情况,并按期刊收录标准填写评审意见。

三、编辑伦理

1. 编辑应公平、公正、及时地处理每一篇稿件,并根据论文的重要性、原创性、科学性、时效性、可读性、研究的真实性及其与期刊的相关性做出接受或拒稿的决定,遴选符合本刊要求的优秀论文出版。

2. 编辑应对初投稿论文和即将刊出的论文进行查重并审核,对重复率过高存在学术不端问题的稿件一律作退稿处理。 

3. 编辑应遵守保密原则,一方面要严格保守审稿人信息;另一方面要对作者的研究内容保密。

4. 编辑不得受利益驱使干预同行评价,努力保证同行专家的独立评审,以确保同行评议的公平公正。

5. 对于作者推荐的评审专家,编辑应核实其审稿人信息是否真实,并根据被推荐的评审专家的研究领域和专长,与作者是否存在利益冲突等情况决定是否采用被推荐的审稿人。如果作者要求回避某专家评审其稿件,并且这一要求是合理的,则编辑应给予尊重。

6. 编辑在选取论文评审专家时,应回避利益相关的审稿专家,尽量避免与作者为同一单位,不得选择署名作者作为审稿专家。

7. 编辑与作者存在利益冲突(如亲属关系、师生关系、校友关系、同事关系、竞争关系) 时,应回避处理该稿件。

8. 编辑对作者的申诉应该慎重对待,并组织集体讨论或请评审专家重新审阅。

9. 编辑有义务提醒作者在变更署名、单位及其先后顺序后可能出现的著作权和知识产权问题.

10. 编辑部可以对稿件作文字性修改、删节,对内容的修改应当经作者许可,充分尊重作者的观点和行文风格;应尽可能给作者提供详尽的修改意见或退稿理由。

11. 编辑应客观陈述稿件评审的情况,不对评审专家、作者进行人身评价或攻击。

四、出版伦理

1. 本刊严格遵循论文评审过程的客观与公正。

2. 对已经定稿录用的稿件,若发现存在学术不端行为,本刊有权退稿,并通告作者单位和相关期刊。

3. 对已经发表的论文,若发现存在学术不端行为,本刊将作撤稿处理,刊登撤稿声明。

4. 若发现往期作品中存在错误,本刊将及时更正期刊网站和数据库平台内容,并刊登更正/勘误声明。

5. 期刊应公布作者所需要的投稿指南、论文模板等,并及时更新。

五、实施

本规范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发布日期:2024-03-29    浏览: 2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