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蔡向民, 何静, 白凌燕, 刘鸿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0, 6(6): 1105-1111.
    摘要 (4861) PDF全文 (9221)   可视化   收藏

    摘要: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活动是在地质体中进行的,因此地质体的性质和结构、地下水的赋存状态等地质条件对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有重要影响。北京平原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地质问题主要有地下水的赋存状态"地下水位的变化、地面沉降、活动断裂、隐伏岩溶塌陷、地下有害气体等等。 这些问题对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可能产生不利影响。如果应对措施不当可能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在编制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时应注意对地质条件的研究。 这对防范风险!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 理论与试验研究
    胡向东, 肖朝昀, 毛良根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09, 5(1): 7-12.
    摘要 (2389) PDF全文 (5617)   可视化   收藏

    上海复兴东路越江隧道为国内首条双层隧道, 其联络通道采用水平冻结信息化施工。对施工全过程的监测结果表明, 冻结管布置形式、管片散热是影响冻土帷幕形成的重要因素。通道段单排管布置、喇叭口双排管加强的布置方式使冻土帷幕形成三个性状不同的区域,隧道管片散热显著影响了喇叭口部位冻土帷幕的特征。通过冻土帷幕的厚度和平均温度描述了三个区域的性状, 并通过定义隧道管片散热影响系数, 分析了隧道管片散热对冻土帷幕厚度的影响程度以及影响范围。所得到的结论为将来施工类似工程提供有益借鉴。

  •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缪宇宁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0, 6(2): 243-249.
    摘要 (3733) PDF全文 (4939)   可视化   收藏

    结合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开发建设,介绍了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交通枢纽——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交通核心体地下空间开发与总体布局方案。同时,依托枢纽的建设,分析了枢纽地区地下空间开发的条件,对虹桥枢纽地区地下空间开发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虹桥枢纽地下空间开发的目标、原则及总体思路,在对地下空间的功能、规模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了枢纽地区地下空间规划控制要求,对地下交通设施、地下综合体的设置及地下空间规划实施提出了建议。

  • 设计、施工、监测
    唐秋元, 赵尚毅, 郑颖人, 周峰, 施毅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0, 6(6): 1276-1280.
    摘要 (3423) PDF全文 (4668)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结合岩质边坡工程实例!对岩质边坡支护设计中的锚杆轴向拉力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评价。通过对比分析发现:采用极限平衡法、强度折减法、等效内摩擦角法、二维数值分析计算法等方法的设计计算结果偏大,三维数值分析计算法计算结果比较可靠,符合工程实际# 侧向岩石压力计算方法与剩余下滑力法的计算结果与数值分析计算法基本一致。在侧向压力接近于零时,建筑边坡支护技术规范采用的侧向岩石压力计算方法计算结果存在安全隐患。在这种情况下!建议采用强度折减法进行锚杆拉力的设计计算。锚杆轴力并非均匀分布,对边坡顶部"底部锚杆应予以加强。在施工阶段稳定性较好的边坡,可按正作法施工,充分发挥边坡的自稳能力,以减小锚杆轴力!可优化设计。

  •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朱旻, 汤永净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0, 6(6): 1112-1117.
    摘要 (3738) PDF全文 (4419)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根据人民广场地区地下空间的开发现状:三条轨道交通线车站在此换乘,50多条公交线路汇聚,商业、文化、地下停车等设施分布于该区域内。对人民广场地区的未来需求进行分析,现状无法满足该区域的发展需求,故鉴戒美国旧金山和加拿大蒙特利尔地下空间发展的成功经验,并结合上海人民广场地区的实际情况,本文设想将人民广场地下空间网络进行优化:缩短地铁线路之间换乘时间,整合地铁与地面公交的换乘方式,连通该区域内的各个功能的建筑,以满足未来发展的需求。

  • 设计、施工、监测
    李成芳, 熊启东, 孔凡林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0, 6(6): 1266-1269.
    摘要 (2909) PDF全文 (4260)   可视化   收藏

    摘要:分析了重庆市松散高填方块石地基的工程特性,结合一工程案例,对目前该类地基常用的几种处理方案——灌浆法、强夯法、钻孔及冲孔成桩法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了各自的特点,针对高填方地基的特殊性,提出了旋挖成孔灌注工艺。介绍了旋挖成孔方法、特点及在重庆的应用现状,讨论了该工法在工程案例中采用干法和湿法的成桩效果,以及在破岩能力、钻进速度、泥浆护壁效果等方面的优缺点,提出了干作业施工中处理塌孔的技术措施,对山区建筑中类似填方工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防灾与环境
    朱春, 张旭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09, 5(2): 364-367.
    摘要 (1255) PDF全文 (3991)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我国隧道通风规范与PIARC 2004对需风量计算比较,说明我国规范对污染物设计浓度、城市公路隧道需风量计算中存在差距。通过计算推导,认为我国规范中有关车密度系数取值有误,CO需风量无需气压、气温修正的结论。

  • 设计、施工、监测
    覃伟, 杨平, 金明, 张婷, 王海波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0, 6(5): 1065-1071.
    摘要 (2694) PDF全文 (3984)   可视化   收藏

    普通地铁联络通道采用单侧隧道打孔冻结即可满足要求,对于复合地层中的超长联络通道,单侧隧道打孔冻结难以完成施工。通过对南京地铁二号线某超长联络通道( 通道净长13. 8m) 冻结施工全过程的现场实测及研究,指出两侧隧道内分别打冻结孔分别设两个冻结站同时冻结完全可行。指出通过现场监测及数据分析,可以准确推算出不同土层中冻结壁发展情况和判断开挖时机。通过监测成果的分析得出了超长联络通道两隧道同时冻结施工过程中温度场、冻结壁发展、已有隧道变形等的相关规律,在此基础上,根据现场施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黄铎, 梁文谦, 张鹏程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0, 6(5): 893-899.
    摘要 (2306) PDF全文 (3910)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地下空间开发日益规模化与多样化,在统一的框架下加强对地下空间信息化建设的管理变得日益重要。与地上空间具有统一的空间数据模型与应用模型不同,地下空间在信息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具有更大的异构性与复杂性,因此地下空间信息化集成管理平台的框架设计需要以对地下空间数据及管理特征的认知为基础。本论文首先对地下空间实体的分类及信息化内容进行了描述,然后通过地质及地下管线两类典型的地下空间信息化应用模式,从空间数据维数、数据结构、多细节层次、应用模式及标准化等五个方面对地下空间信息化的数据特征及应用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地下空间管理平台的统一框架进行了分析和设计,并对该框架的特点以及关键技术支持进行了简要讨论。

  • 设计、施工、监测
    杨太华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0, 6(6): 1201-1206.
    摘要 (3221) PDF全文 (3871)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 :上海复兴东路越江隧道是国内首次成功建成的双管双层隧道。 由于工程规模大,工艺新颖!以及工程地质和施工环境复杂,存在很大的施工风险。 本文运用风险分析方法,分析了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冷冻前设备安装风险,冷冻过程中的操作风险,冷冻期间温度维持风险,拆除设备风险以及施工开挖风险。分析表明!在设计和施工上采取合理的措施后,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的总体风险可以控制在中等风险水平,并针对联络通道冻结施工的前期、冻结施工过程、土体开挖施工和设备拆除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王超, 孙晓洪, 李伟, 刘光媛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0, 6(6): 1118-1124.
    摘要 (3207) PDF全文 (3832)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城市地下管线是城市地下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城市地下管线信息化普遍模式:先期政府投入进行地下管线普查、建库建系统,后期由于信息数据缺乏规范标准!信息资源部门化管理,信息数据动态更新程度低,使数据库变成“死库”、系统失效,造成资金和资源的浪费。 天津做为中国发展最快的特大城市之一,经过四年努力,借鉴国内外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的先进经验,立足天津实际,运用顶层设计理念,探索提出地下管线信息管理天津模式:即“政府+企业+社会三位一体”齐抓共管,建设城市地下管线信息化。 通过这种模式,在政府零投入的情况下,采取边收集数据,边整理,边建库,边服务,边完善,多项工作同步开展,长期全面进行城市地下管线信息化。

  • 设计、施工、监测
    解福奇, 朱合华, 李晓军, 孙雪兵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09, 5(3): 546-552.
    摘要 (2698) PDF全文 (3821)   可视化   收藏

    建立了基于时态的多维、动态的GIS数据模型(简称时态GIS,TGIS),并直接应用于隧道工程的数字化施工。文中首先以厦门海底隧道工程为案例,阐述了时态数据的操作和处理过程以及表达时态属性数据变化的方法;其次建立了应用于隧道施工的时态GIS数据模型,并实现了基于时态数据库的查询和检索;最后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时态GIS数据模型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对隧道工程的数字化建设有重要意义。

  • 防灾与环境
    孔德森,张伟伟,孟庆辉,门燕青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0, 6(1): 197-200.
    摘要 (2685) PDF全文 (3758)   可视化   收藏

    面对全球愈演愈烈的爆炸恐怖袭击, 地铁隧道遇到的威胁越来越大。通过收集整理全球范围内针对地铁隧道的恐怖爆炸袭击事件, 结合地铁隧道自身结构的特点和安全防范措施, 给出在地铁内实施爆炸的爆炸物的特点和爆炸物TNT炸药当量的标准, 利用爆炸冲击波峰值超压计算公式和标准TNT炸药表面爆炸空气冲击波曲线对相应当量爆炸物的超压进行计算, 进而评价其杀伤力和破坏力。研究成果可为地铁结构应对恐怖爆炸袭击应急预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 设计、施工、监测
    陈宏, 胡建国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0, 6(5): 1001-1008.
    摘要 (2491) PDF全文 (3666)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暗挖地铁车站建筑设计原则的分析,结合目前国内暗挖地铁车站实际所采用的建筑、结构型式,总结各种暗挖车站建筑、结构型式的适用条件及特点。同时,重点论述车站机电系统对土建规模的影响,以广州地铁五号线小北站为工程实例,探讨在满足车站功能的前提下,如何通过优化建筑功能布局、选择合理的机电系统,达到减少暗挖车站工程规模、降低暗挖车站施工风险、节约工程造价目的,对今后具有类似环境条件下的地铁车站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庄迎春, 刘世明, 周业新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0, 6(5): 883-886.
    摘要 (3292) PDF全文 (3664)   可视化   收藏

    地下空间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国家“平战结合”方针的指导下,人防工程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相结合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结合丽水市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研究,对丽水市城市特点和地下空间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地下空间资源进行了评估,对地下空间需求进行了预测,确定了发展目标和策略,制定了相应的总体布局和人防建设体系,提出了近中期建设规划和相应的政策措施。可以供国内其它城市编制地下空间规划时参考。

  • 理论与试验研究
    张伯虎, 史德刚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0, 6(6): 1174-1177.
    摘要 (3376) PDF全文 (3642)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基于莫尔-库仑破坏准则得到的边坡稳定分析,与实际结果有一定的差距;而统一强度理论,考虑了中间主应力的影响,已较广泛运用于工程实践当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得到了很好的评价。因此本文利用统一强度理论,采用边坡稳定分析中使用的毕肖普法的基本假定,建立了稳定安全系数的统一表达式。利用此解可以更加合理地分析土质边坡的稳定性。并且能充分发挥材料自身的强度潜力,对实际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计算结果表明,中间主应力对边坡的稳定安全系数有较大的影响,随着中间主应力的影响增加,安全系数也相应的增加。本文对土质边坡稳定分析和工程应用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 理论与试验研究
    李洪煊, 蔡新, 武颖利, 易剑刚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0, 6(5): 952-957.
    摘要 (3072) PDF全文 (3634)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水下公路隧道在水平地震动和竖直地震动作用下结构的安全可靠性,采用快速拉格朗日时域有限差分法进行时程分析,并利用大型岩土软件FLAC3D对某浅埋软土地基水下公路隧道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 双向地震荷载作用下,隧道结构水平残余位移为15.0 mm,竖直残余位移为31.0 mm,隧道结构顶板和底板之间的水平相对位移、竖直相对位移较小; 隧道结构整体应力、内力变化较小,应力幅度最大波动5%; 结构自振频率为约0.65
    Hz。总体上,隧道结构产生剪切、拉伸破坏和共振的概率较小,隧道结构抗震性能较好,结构安全可靠。这些认识可为同类隧道的设计提供参考。

  •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汤永净, 朱旻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0, 6(5): 904-907.
    摘要 (2554) PDF全文 (3549)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蒙特利尔地下城的实地考察与调查,介绍蒙特利尔地下城中的地下停车与地下人行网络和地下交通枢纽之间的关系。阐述地下城东轴的国际会展中心地下停车库的扩建过程,说明政府、建设单位、业主等之间的协同作用。蒙特利尔市一方面扩建、连通已有的地下停车设施,增加“P + R”换乘点和泊位;另一方面,修订了一些停车条列、政策,比如鼓励小型车与合伙用车、取缔非法停车、停车信息平台更新等。这些方法对我国地下沿线的地下车库开发及“P + R”模式的推广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 设计、施工、监测
    宋瑞恒, 黄醒春, 罗汉中, 朱继文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09, 5(3): 557-562.
    摘要 (2272) PDF全文 (3514)   可视化   收藏

    通用管片作为一种较先进的隧道衬砌形式,在盾构法隧道施工中被广泛采用。通用管片的排版与纠偏是盾构法隧道施工中的重要课题,盾构隧道的掘进轴线和设计轴线的拟合通过选择合适姿态的通用管片来实现。软件的设计排版模块和动态纠偏模块分别采用最小二乘法和穷举法的优化方法选择合适姿态的通用管片,实现了盾构隧道通用管片施工的最佳线路排版和施工中的动态纠偏。该软件的开发实现了通用管片排版与纠偏的智能化。软件在上海市西藏南路越江隧道工程中得到了初步应用。

  • 理论与试验研究
    石振明, 张力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0, 6(4): 756-762.
    摘要 (2675) PDF全文 (3408)   可视化   收藏

    利用TLW-2000岩石三轴蠕变试验机对锦屏二级水电站辅助洞的绿片岩进行恒定轴压分级卸围压应力路径下的三轴蠕变试验。本文介绍了整个试验过程, 描述和分析了绿片岩轴向与侧向蠕变规律。分析了绿片岩各向受力条件对其轴向和侧向流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锦屏绿片岩在平行片理方向和垂直片理方向有较大差异性, 在以偏应力为主导因素的外力作用下, 侧向表现出比轴向更为突出的流变特性。针对工程实际, 利用一维Burgers模型求取绿片岩平行片理方向的流变参数。利用Burgers模型得到的曲线与试样在侧向流变数据可较好拟合, 该模型适合描述绿片岩在平行片理方向上的弹?? 黏弹性流变特征, 研究得到的三轴蠕变参数也可为锦屏二级水电站提供参考值。

  •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陈志龙, 张平, 郭东军, 王陈媛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09, 5(1): 3-6.
    摘要 (2484) PDF全文 (3397)   可视化   收藏

    根据中国城市中心区交通现状分析和未来所面临矛盾的预测,指出了地下道路将是解决未来城市中心区交通的新途径。通过利用国内外城市中心区修建地下道路的实例进行分析,从问题入手,探究其修建动因并进行总结,提出了未来中国城市中心区地下道路发展模式。

  •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马晓冬, 徐帮树, 李术才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0, 6(5): 887-892.
    摘要 (2436) PDF全文 (3347)   可视化   收藏

    既有的交通枢纽站点往往忽略构建高效步行系统、和谐步行环境的重要性。步行系统设计的三要素:短途、连续、直接,考虑以人为本,注重步行流线与交通空间的相互协调。济南火车站站前枢纽人、车流交织,地下空间使用效率低下,影响城市的整体形象,亟待改造。拟作的地下空间综合体改造方案以高效步行系统为切入点,利用地下空间中光与结构这两种元素对步行流线的引导作用,构建层次化开发的交通枢纽,服务邻里地区,迎接往来客流。

  • 理论与试验研究
    赵辉, 谭跃虎1, 徐辉, 袁泽纲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0, 6(5): 938-945.
    摘要 (2257) PDF全文 (3315)   可视化   收藏

    以雅砻江上田边坡为例,将岩土参数视为输入随机变量,将安全系数作为输出变量,采用蒙特卡洛方法模拟边坡稳定性的统计特性,得到失稳概率、均值安全系数、失稳方量,为下一步风险评价提供基本依据。其中先后运用了BAYES 优化法,圆弧法; 综合运用了@ risk数理统计软件,自编Edit And Run 对接程序和GEOSLOP 软件。模拟证明本方法计算精确度高,容易掌握,对于类似边坡可靠性评价均有指导意义。

  • 设计、施工、监测
    萧蕤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0, 6(6): 1232-1239.
    摘要 (3131) PDF全文 (3312)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温度后浇带是一种扩大伸缩间距和取消结构中永久伸缩缝的有效措施,但其设置间距通常在30m左右。本文对温度后浇带间距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以各龄期的允许拉应力为指标的计算方法,并结合上海地区实例,给出了比较符合工程实际的参数计算方法及取值。 此计算方法考虑了混凝土徐变、龄期变化及钢筋约束等的影响!并加入了底板不同长宽尺寸的修正。从而从理论上证明了根据本地的施工条件结合一定的工程措施,将后浇带的设置间距适当扩大是可行的,这一点在实践上也得到了很好的证明。 此计算方法、参数取值及结果对结合本地施工条件合理确定温度后浇带间距有一定的参考和实用价值。

  • 设计、施工、监测
    陆新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0, 6(5): 990-994.
    摘要 (1870) PDF全文 (3274)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一种近年来新近引进的地基处理方法,即冲击碾压法。介绍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应用前景。并通过某山区填土地基处理实例,介绍用冲击碾压法进行地基处理试验的目的、试验过程、试验中的注意事项等。冲击碾压试验填土层的虚铺厚度是100 ~ 150cm。分别在冲压第12、16、20、24、28 遍后测量不同的压缩量,并计算相应的压缩量占总的沉降量的比值。通过试验,认为在山区填土地基处理时,填土层厚度为1 ~ 1. 5 m 时,冲击碾压20 遍后,所产生的压缩量占总沉降量的91. 8%,压实度能满足设计要求。通过试验认为,冲击压路机处理山区填土地基的方法是可行的,它具有施工速度快,对填土的要求比普通压路机要求可放宽。在今后的山区填土地基处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设计、施工、监测
    缪俊发,娄荣祥,方兆昌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0, 6(1): 167-173.
    摘要 (2254) PDF全文 (3269)   可视化   收藏

    简要论述了上海地区的地下水对地下工程建设的主要不利影响。提出了承压含水层降水概念设计新方法,包括安全承压水位埋深的修正计算公式、承压含水层降水方案的选用原则等。归纳、总结了针对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与降水工程特征的承压含水层降水设计计算方法。工程实例表明,合理、可行的降水方案能够保证承压含水层降水效果与有效控制降水引起的周边环境变形

  • 理论与试验研究
    程小虎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0, 6(5): 946-951.
    摘要 (2718) PDF全文 (3254)   可视化   收藏

    目前考虑接头刚度的盾构非均质衬砌模型需要借助专业有限元软件计算,本文提出了用通用有限元软件来实现该功能的计算方法,即用普通梁单元模拟盾构衬砌管片接头。本文研究了实现该模型的关键问题,即建立起管片接头刚度、环间接头刚度与梁单元的几何参数、物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理论推导与数值计算表明: 在模拟管片之间的接头时,Timoshenko梁能同时模拟接头的转动刚度、轴向刚度和剪切刚度,而Euler-Bernoulli 梁只能模拟接头的转动刚度和轴向刚度; 在模拟管片环之间的接头时,Timoshenko 梁与Euler-Bernoulli 梁均可以实现环间接头刚度的模拟,采用后者时求解梁单元截面参数比前者更简便。该模型能实现专业盾构隧道计算软件的主要功能,从而为盾构衬砌计算提供了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

  • 理论与试验研究
    张磊, 胡炜, 徐志军, 柳玉吾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0, 6(5): 986-989.
    摘要 (2332) PDF全文 (3232)   可视化   收藏

    研究Beta 分布随着参数选取的不同可以转化为其他不同的分布,从简单分布到复杂分布,从对称分布到不对称分布,因此Beta 分布的适应性很强,建议用Beta 分布拟合岩土工程中随机变量的分布类型。在Beta 分布的四个参数确定中,利用随机加权法较准确地估计出四个参数,随机加权法不仅解决了传统算法的繁琐迭代过程,而且避免了迭代过程可能产生的不收敛现象,通过实例分析表明,随机加权法的精度满足工程需要,具有很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

  •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许原骑, 庄迎春, 孙单智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0, 6(2): 230-233.
    摘要 (2985) PDF全文 (3220)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小城市私家车的拥有量飞速增长,给中小城市带来了一系列的交通问题。地下过街通道是人车分流、保障交通安全,提高道路通行的有效措施。本文以浙江省丽水市地下过街通道规划为例,以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交通规划为主要依据,结合专家评判和民众调查数据,建立相关系数法评判模型,得出地下过街通道需求预测,为丽水市地下过街通道规划提供了依据,进而为中小城市地下过街通道的规划设计提供了一种可供参考的方案。

  • 设计、施工、监测
    王建秀,付慧仙,朱雁飞,唐益群,杨坪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0, 6(1): 112-119.
    摘要 (3188) PDF全文 (3214)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盾构隧道要穿越建筑密集区、重点建筑保护区和沉降敏感区,地面沉降的科学预测和合理控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盾构法隧道施工诱发地面沉降的影响因素较多,但主要因素可归结为地层损失引起的地表移动。基于现有地层损失概念,按照经验-数学法和物理力学法体系论述了国内外盾构推进诱发地面沉降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现有研究方法的不足之处,对地层损失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建立了基于沉降预测-施工控制的地层损失概念模型,提出了基于“地面沉降-地层损失-施工参数”联系通道的地面沉降控制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