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 第7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1-04-20
  
  • 全选
    |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 陈倬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1, 7(2): 207-2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投融资实践中,面临着一系列急需解决的问题:投资主体单一、资金来源有限、运营方式守旧、法规建设滞后。地下空间项目具有供给有限、用途多样、开发不可逆、效益综合等特点,开发过程应由政府主导,政府通过建立规制来实现在地下空间开发中的主导地位。地下空间项目又具有投资额高、投资回收期长、投资规模效应等特点,单靠政府投入是不现实的,需要市场化的投融资机制。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导向型地下空间投融资模式是政府规制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通过投资主体复合化、资金来源多样化、融资方式项目化和配套政策创新来构建,达到增加开发与运营效率、优化资金来源结构、提高收益与风险匹配性的目标。
  • 郭士博, 钱建固, 吕玺琳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1, 7(2): 214-2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国内各大城市相继进入城市地下空间高速开发期,为提高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效率,规范城市地下空间的统一管理,需要建立一个标准化的地下空间代码与分类系统。本文通过广泛调查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地下空间的分类信息系统,研究了不同国家地下空间设施管理与分类的基本特点,分析了当前国外地下空间分类体系的编码原则。基于国际上通用的地下空间分类标准和编码原则,并结合我国地下空间开发现状,提出了拟建国标《地下空间设施代码与分类》的建议性框架。
  • 柳昆, 彭建, 彭芳乐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1, 7(2): 219-2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地下空间是城市的重要自然资源,其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是编制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重要基础条件。主要对其评价模型进行研究,首先基于国内外对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模型研究现状,提出了新的评价模型结构——地质评价和建设现状评价模型,并对结构中的各子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专家问卷调查法、最不利等级判别法、排除法等数学方法进行评价,再对这两个模型综合考虑,提出了综合适宜性评价模型,最终建立了一套适用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适宜性的评价模型,旨在为后续的地下空间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 胡嘉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1, 7(2): 232-2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一直是城市颇为重要的课题。寸土寸金的北京一直在不断重视及提高地下空间的利用与开发的价值。地下空间是建筑的根基,做好地下空间的设计,尤为重要。作为2008奥运村地下空间的设计者,感觉除了奥运会留给我们的美好记忆外,更多的是技术思考。通过北京2008奥运会运动员村地下建筑设计的过程思考,对地下空间的停车功能、地下空间的功能性利用、赛时地下空间的作用、地下空间与景观的交融设计、地下空间的人性化设计以及地下空间的平战结合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占北京2008奥运会运动员村总建筑面积五分之一的奥运村地下建筑的设计方式。
  • 沈佳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1, 7(2): 238-2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世界经济的发展使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渐凸显。开发地下空间,发展地下交通成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趋势。国外地下空间交通组织已有一些较为成熟的经验,通过借鉴与学习,对宁波市行政中心广场地下空间开发项目进行交通组织模式研究,梳理其地下车行网络和步行网络,在地下空间进行人车分流。步行网络完成了与地面和公共交通的连接,实现了步行网络的系统化和便捷性。通过地铁出入口两级提升的方式,对地铁客流合理分流,解决了轨道交通客流快速疏散和商业人流聚集的矛盾。合理的地下空间交通组织,不仅形成了令人愉悦的空间意向,更能提高地下空间利用效率,解决城市中心区土地稀缺和交通拥堵的问题。
  • 陈雪杰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1, 7(2): 246-2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我国城市的高速发展,中心城区用地紧张,开发地下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城市空间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地下商场作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主要途径,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就广州市而言,其地下商场的开发步伐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出现了地下商场开发潮。但是在广州地下商业空间开发加速的同时,也出现了规划、策划、设计等问题。本文对广州地下商场的开发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其发展动因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规划方法与策略,希望为广州市地下商场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借鉴。
  • 理论与实验研究
  • 郑品, 许烨霜, 沈水龙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1, 7(2): 253-2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沿海地区大规模的地下基础设施的建设,越来越多的地下连续墙和桩基础等地下结构物被建造在深层的土体中。由于这些地下构筑物的存在,对地下水渗流产生阻挡作用,原有的地下水渗流场受到影响。本文通过室内试验研究,观察对比了有构筑物阻挡和没有构筑物两种情况下地下水渗流情况的变化。研究表明地下构筑物的存在改变了水位的分布状况,并延长了地下水位稳定的时间。构筑物埋深与水力梯度变化之间的关系可采用指数曲线进行拟合,随着构筑物埋深的增加,上下游水力梯度初期增加缓慢,后期呈现快速增长。如果构筑物插入土中的深度与土层厚度之比能控制在70%以内,则地下构筑物挡水作用的影响程度可以控制较小的范围。
  • 袁飞, 刘新荣, 钟祖良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1, 7(2): 257-2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连拱隧道与普通分离式隧道一个显著的区别就是连拱隧道的双洞在不同的施工阶段对另外一条洞的稳定、中隔墙的偏移等都有很大的影响。为此,很有必要建立三维弹塑性非线性方法对施工过程进行仿真模拟。以国内首条黄土连拱隧道山西离石连拱隧道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分析软件FLAC3D,通过对离石黄土连拱隧道动态施工的三维数值模拟,对偏压黄土连拱隧道施工中开挖面空间效应、左右两洞的相互影响及中隔墙稳定性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偏压黄土连拱隧道施工过程中左右主洞掌子面的合理纵向间距。
  • 方建勤, 夏才初, 卞跃威, 彭裕闻, 何坤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1, 7(2): 263-2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针对衬砌构筑时机始终是隧道界讨论的热点问题,提出合理的支护时机对于围岩稳定是相当重要的。然而,其中大部分的有关二次衬砌的合理支护时机的研究都将围岩埋深因素忽略,研究针对茶林顶隧道,通过数值计算给出了不同性质围岩中二次衬砌的合理支护时机,深入研究了埋深对于二次衬砌合理支护时机的影响,从而提出了考虑埋深的修正后的二次衬砌合理支护时机的确定方法。本文得出的研究成果在实际工程的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提出的支护时机确定方法,可资类似的隧道工程借鉴。
  • 罗卫华, 胡毅夫, 张爱民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1, 7(2): 269-2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利用半无限体柱状孔洞内受均布压力作用下的弹性解,推导出杆体与浆体界面、浆体与岩土体界面及周边岩土体内的位移和剪应力的分布形式,考虑外荷载大小、浆体与岩土体的弹模比及孔径等因素对预应力锚杆内锚固段的锚固特性的影响,旨在对预应力锚杆加固机理得到更加清晰的认识。
  • 贾超, 张强勇, 刘家涛, 沈鑫, 李术才, 杨春和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1, 7(2): 276-2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我国已经开始大规模兴建盐岩能源地下储库群,客观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使得盐岩地下储气库不可避免地存在风险,因此开展盐岩地下油气储库风险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本文探索基于可靠度的随机力学方法在盐岩地下储气库工程中的应用,以金坛盐岩地下储气库为研究对象,基于可靠度随机力学分析方法对盐岩地下储气库的可靠性进行分析,建立了盐岩破坏的功能函数,探讨其在不同储气内压下,在材料强度参数为随机的情况下盐腔可靠性的变化规律,经过计算指出储气库薄弱部位,为储库安全运营提供技术依据。
  • 钟小春, 秦建设, 朱伟1,4, 闵凡路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1, 7(2): 281-2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我国大规模开展地铁建设的时间不长,盾构管片接缝长期防水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现有的盾构隧道后期维护中也逐渐出现了隧道接缝渗漏现象,严重影响工程安全。针对盾构管片接缝常用的防水弹性密封垫材料——三元乙丙橡胶,开展了恒定压缩永久变形和老化等长期防水性能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橡胶的老化系数在0.9以上,恒定永久压缩应变小于15.4%,盾构隧道应用的弹性密封垫防水材料具有良好的长期的防水性能。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钱塘江越江隧道冲刷后纵向回弹变形引起的隧道环向接缝张开后的管片接缝防水性能,能够满足钱塘江最高水位时的隧道接缝防水要求。
  • 殷静, 刘曙光, 董志良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1, 7(2): 286-2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中山造船基地真空预压软基加固工程的现场试验观测成果,从软土的微观固结机理角度定性分析了真空预压期间加固区内的出水量变化情况,以及地表沉降、地下水位与出水量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结论如下:①真空加固期间的出水量分为两个阶段,加载初期主要为加固区内土体大、中孔隙中的自由水,恒载后以土体的中、微孔隙中能克服自身抗剪强度发生渗流的弱结合水为主。②由于自由水比弱结合水更容易发生渗流,因此抽真空初期的日出水量远大于恒载期的日出水量,但是受到场地地质条件影响,不同区域的出水量多少不均。③总出水量与地下水位降深、地表沉降的关系表现出相似的规律,即加固初期随着总出水量的增大,地下水位降深和地表沉降变化较快,后期变化较慢并逐步趋于稳定。
  • 陈庆玉, 王桂林, 徐洪, 张永兴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1, 7(2): 291-2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浸烘循环加速的方法,测试了硫酸盐作用下三种水灰比的锚固砂浆整个劣化损伤过程的单轴抗压强度。观察了试件的宏观破坏形态,对抗压强度时变曲线和抗蚀系数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硫酸盐腐蚀后,锚固砂浆先是表面开裂、剥落,然后失去棱角,最后由于膨胀而破坏。随腐蚀的进行,受压破坏时表现出明显的塑性。水灰比为0.4和0.45的砂浆在硫酸盐作用下,抗压强度先有所上升然后下降,水灰比为0.5的砂浆则直接进入下降段,最大下降量达到83%。水灰比越大的砂浆抵抗硫酸盐腐蚀的能力就越低。
  • 赵少飞, 齐宏伟, 王丽红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1, 7(2): 296-2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柱下独立基础偏心荷载作用下,《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采用简化公式计算地基冲切力,即忽略地基净反力的实际分布,而简单地采用基础边缘的最大净反力进行计算。考虑偏心荷载作用下地基净反力分布变化,假设地基净反力为线性变化,推导了地基冲切力的精确计算公式,并对目前《规范》简化计算公式进行了误差分析。算例结果表明,冲切力简化公式虽然偏于安全,但其计算误差主要随着基础有效高度、地基最大和最小净反力的差值而变化,最大误差可能达到15%以上。当独立基础有效高度较小、地基净反力变化较大时,需要根据地基冲切力的精确计算公式进行基础高度设计。
  • 朱若军, 郑希红, 徐乃忠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1, 7(2): 300-3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窄煤柱沿空掘巷是提高煤炭采出率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通过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沿空掘巷不同煤柱宽度和巷道支护强度时煤柱的应力场和位移场,提出沿空掘巷小煤柱的合理宽度的留设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巷道掘进期间,煤柱较窄时,煤柱内中心位置承受的最大垂直应力随煤柱宽度增加变化较大,当煤柱宽度达到5 m后,增大煤柱宽度,最大垂直应力变化已不明显,平均应力有所降低;采动影响阶段,煤柱内中心位置承受的最大垂直应力随煤柱宽度增大而提高;当煤柱宽度在3~7 m时,高支护强度对控制围岩变形效果更好。建议沿空掘巷煤柱的合理宽度留设标准:软煤5~7 m,硬煤3~5 m。将本成果应用于现场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具有很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 张迎晖, 王在泉, 杨莹辉, 张黎明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1, 7(2): 306-3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FLAC3D软件前处理功能不足和建模比较麻烦的问题,探索了一套利用SURPAC软件建立多网格高仿真复杂FLAC3D模型的方法。通过在SURPAC软件中建立块体模型,然后利用重新分块命令,生成多个不同单元大小的块体模型,利用约束组合分别导出其中的一部分点的数据,汇合到一起,得到一个新的含有多种网格的块体模型的数据,经过数据类型格式转换,导入到FLAC3D软件中,生成多网格高仿真复杂FLAC3D模型并进行力学模拟计算。这种方法使FLAC3D建模快捷化,并且建立的模型更符合实际形态,提高了数值模拟的准确度。该建模方法在古家台铁矿中得到应用,通过对真实的开挖过程进行力学数值模拟,得到了采场的应力、位移及塑性区分布规律。结果证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
  • 王泽东, 许金余, 吕晓聪, 刘军忠, 张磊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1, 7(2): 311-3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Φ100 mm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试验装置研究了不同应力状态的砂岩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分析了不同围压水平下砂岩破坏的变形过程与破坏形态。结果表明:围压水平对砂岩的破坏形态有较大的影响。单轴作用下砂岩为脆性压碎破坏,在围压作用下砂岩的破坏形态同单轴作用下砂岩的破坏形态有较大不同,体现出明显的塑性屈服,屈服后砂岩的应力还在缓慢继续增长,表现出明显的脆延转化特性。不同围压水平下砂岩的破坏也不相同。同时围压水平对砂岩的变形特性也有较大影响。单轴作用下不同应变率加载砂岩在达到最大应力时的应变基本相同,破坏应变随应变率增加稍有增加。围压作用下砂岩的塑性屈服应变大致相同,但破坏时的横向应变随围压水平的增长而减小。
  • 朱汉华, 赵宇, 尚岳全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1, 7(2): 317-3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地下工程建设的核心,就是围岩与支护共同作用在任何状态或过程都要达到稳定平衡,确保地下工程“基本维持围岩原始状态”。地下工程平衡稳定理论体系是用于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平衡稳定理论,是理论体系的核心;减小对围岩原始结构扰动的地下工程开挖能量最小原理、对具有稳定性缺陷围岩及时支护的强预支护理论、减小连拱隧道与小净距隧道开挖相互影响的隧道受力独立性、确保环境稳定和实现协调平衡的地下工程建设环境稳定与协调平衡理论,是四项关键技术,支撑着整个理论体系。
  • 马超锋, 李晓, 成国文, 赫建明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1, 7(2): 322-3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贝叶斯统计理论,充分重视隧道掌子面相同或相似工程岩组已有的围岩分级信息,建立围岩质量指标[BQ]的先验分布和后验分布的概率模型,推导出围岩质量指标[BQ]的后验分布超参数的计算表达式,获得围岩质量指标[BQ]的可信概率为1-α的可信区间,并据此对公路隧道施工阶段的围岩动态分级进行优化。通过某大跨度公路隧道的若干个掌子面的围岩动态分级实践和应用,验证了贝叶斯优化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基于贝叶斯优化方法进行的隧道掌子面围岩动态分级有效降低了施工阶段围岩分级的主观差异,据此进行的围岩级别划分更加合理。
  • 张先伟, 王常明, 张国柱, 王旖旎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1, 7(2): 329-3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可使勘探数据更逼真的体现,有助于推断、预测和把握其所在研究区域内的分布规律,为地质体的数值分析提供模型。提出了以Surfer和GOCAD软件为过渡平台,通过对地表及各地层三维地质信息的提取、转换,所得数据通过编程手段生成供ANSYS、FLAC3D、GeoStudio等数值分析软件直接读取的模型数据文件,进行二维与三维的数值计算分析。从而实现了数值分析前处理过程中复杂三维地质模型的快速、准确建立。结合崩塌堆积体边坡实例,检验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仿真效果。结果表明,建模过程简捷、实用,可操作性强;采用Surfer软件中的插值功能能很好的弥补勘探数据较少的问题;模型可通过GOCAD软件进行三维可视化操作,对模型进行检验、补充和修改。
  • 设计、施工、监测
  • 袁博, 周书明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1, 7(2): 335-3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于排水型隧道,设计时通常采用折减系数或者完全不考虑衬砌结构所承受的水压力,当排水系统发生堵塞后,过大的水压力会威胁到隧道衬砌结构的安全。本文结合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可维护性排水系统工程实例,研究了排水系统发生堵塞后,衬砌背后升高的水压力对二次衬砌结构的影响。深入分析了隧道排水系统发生堵塞的影响因素,结合当前防排水材料及维护设备的技术现状,提出了可维护性排水系统的设计方法及施工技术要求,并讨论了排水系统的维护方法。为以采用排水方案为设计原则的地下工程提供设计参考。
  • 邓稀肥, 陈寿根, 张恒, 应金星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1, 7(2): 340-3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深圳地铁四号线上民区间为富水流砂地层,隧道下穿立交桥群及多条燃气管线,隧道施工难度大,风险高。重点研究了不同隧道围岩变形控制技术对隧道稳定性的影响及适用性分析,通过数值模拟、现场试验等研究手段对不同隧道围岩变形控制技术从围岩变形控制可靠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和工程时间性等方面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得出了富水流砂地层合理的隧道围岩变形控制技术。研究结果对国内同类施工条件下的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郑俊, 邓建辉, 谭升魁, 杨晓娟, 黄秋香, 吕洪旭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1, 7(2): 346-3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瀑布沟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包括6条引水隧洞、地下厂房、主变室、尾调室和2条尾水隧洞,布置于大渡河左岸花岗岩山体中。本文在简介洞室群布置、工程地质条件、监测设计和实施情况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地下厂房、主变室和尾调室等三大洞室的变形量级与变形特征,评价了洞室群的稳定性。瀑布沟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质量整体较好,变形一般小于40 mm,但是局部受结构面影响变形较大,最大变形可达105 mm。变形较大部位一般出现在侧墙的上部,如主厂房的岩锚梁部位附近。结构面对围岩变形的控制作用显著,其上下盘的差异变形导致了施工过程中的岩锚梁开裂现象。因此,洞室群监测设计和岩锚梁结构设计均需要考虑这类局部差异变形现象。围岩变形的时效特征不显著,开挖施工结束后围岩变形与支护结构应力收敛速度较快,位移变化速率基本在1 mm/月以内,应力变化速率基本在5 MPa/月以内,洞室群稳定状况良好。
  • 王长虹, 柳伟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1, 7(2): 354-3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盾构隧道-地层-建筑物相互作用机理较为复杂,需要通过较完整的监测数据,经典地表沉降计算经验公式,以及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等综合手段,才能分析出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引起的地面沉降和建筑物力学变化情况。某商务广场在临近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地面沉降、地裂缝、建筑物室内装饰破坏等现象。将建筑物和开洞地基看作一个有机整体,结合监测数据和Peck公式,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10.0 建立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得出的结论,对控制地面沉降和建筑物力学状态变化,以及后期的修缮加固措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杨金虎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1, 7(2): 361-3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断层破碎带是三车道大断面隧道开挖支护施工中难度大、容易出现事故的地段。由于断层破碎带地质状况及结构受力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故支护参数的设计极为重要。本文结合慈母山一号隧道实例,根据其中一段断层破碎带的地质特征,进行了地质条件和设计支护参数的介绍与分析,运用隧道信息化施工技术为设计及施工反馈信息和提供服务,最终慈母山一号隧道成功穿越本段断层破碎带。提出了隧道遇到断层破碎带时,进行设计和支护的一些思考和建议,为类似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 窦顺, 韩成海, 赵常要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1, 7(2): 366-3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瓦窑坡隧道施工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存在岩溶、冲沟浅埋段和破碎带等不良地质现象。其中,岩溶是本隧道施工的最主要地质问题。根据隧道地质、地形条件及不良地质现象,隧址属构造剥蚀中低山区,地表溶蚀强烈,见多处岩溶漏斗,根据瓦窑坡隧道施工的特点,以地质法为基础,以TGP206地质超前预报系统为主要手段,结合地质雷达和钻探等地质超前预报综合技术,进行岩溶地质超前预报。开挖结果证明,瓦窑坡隧道综合地质超前预报技术的应用是基本成功的,值得在同类隧道施工地质预报中借鉴。
  • 张华, 陈小宏, 刘松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1, 7(2): 371-3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空区是高速公路、铁路、大堤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地质隐患,必须及时地查明并进行综合治理。由于采空区自身形成的一些特点,与围岩之间一般存在较明显的密度、速度等物性差异,因此用地震勘探技术对采空区进行探测是地质灾害调查的重要手段。本文结合某公路采空区地质勘查实例,详细地阐述了地震勘探技术原理、野外实测技术以及数据处理和资料解释全过程。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公路地质灾害调查方面具有探测深度大、分辨率高、精确有效等优势,能够弥补其他方法的不足。
  • 张楠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1, 7(2): 375-3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深基坑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是基坑降水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文以上海虹口商城深基坑降水工程为例,运用现场抽水试验确定的水文地质参数,建立三维非稳定渗流模型,并借助三维有限差分数值模拟软件求解三维非稳定渗流微分方程,模拟坑内、外渗流场的变化情况,再和现场水位实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此模型在工程应用中的合理性和准确性,从而为该深基坑降水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基于上述成果,设计出了对应的降水方案,取得良好的实际效果。
  • 防灾与环境
  • 郝风田, 赵平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1, 7(2): 380-3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总结了地铁施工风险现状,提出将可靠度理论应用于地铁施工领域的思想,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地铁施工风险控制系统并串联模型。根据系统可靠度目标的要求,结合可靠度分配理论,确定组成并串联模型的各子系统的可靠度目标值,针对构成子系统的各基本事件,采取等分配法求解各基本事件可靠度,并给出了该方法的应用算例。研究表明,可靠度理论可以成功的应用到地铁施工领域,在给定系统安全目标值的条件下达到整个施工过程的安全优化。
  • 田志敏, 邬玉斌, 卫东, 罗奇峰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1, 7(2): 385-3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偶然性爆炸对隧道的破坏问题,分析了某重要的软土中隧道在不同装药量和位置内爆炸情况下的动力反应和破坏机理;通过对比研究,分析了围岩等级对隧道抗内爆炸特性的影响;给出了隧道遭受内爆炸情况下围岩受到明显影响的范围。分析结果表明:当比例距离较小时, 装药爆炸会对衬砌结构产生十分严重的局部破坏,在装药偏离隧道中心的内爆炸冲击波作用下,隧道结构产生整体运动和变形运动,既可引起结构的局部破坏,也可引起结构的整体变形破坏;围岩级别越高,限制隧道衬砌变形的能力越好,隧道的抗爆特性越好。本文可供隧道抗内爆炸能力评估和抗爆分析设计借鉴。
  • 张研, 苏国韶, 燕柳斌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1, 7(2): 392-3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岩爆发生等级与其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如何根据影响因素有效识别岩爆等级是一类复杂的模式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过程二元分类模型的岩爆等级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少量学习样本的学习,就可以建立岩爆等级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复杂非线性映射关系。将方法应用于锦屏二级水电站长探洞和引水隧洞岩爆等级实例,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模型参数自适应确定、容易实现且识别精度高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 钭逢光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1, 7(2): 398-4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更好地掌握杭徽高速公路沿线边坡的稳定现状以及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为制定相应预案提供依据,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对全线138处上边坡进行详细的地质灾害调查,采用综合因子法和工程地质分析法对上边坡病害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 赵元伟, 唐付岭, 黄永泽, 窦康利, 牟现军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1, 7(2): 403-4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泥石流灾害是灾区重大的地质灾害之一。给工程建设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崇州市鸡冠山乡苟家大岩沟为泥石流多发段。泥石流具有规模较大、分布较广、发生频率高、致灾作用强烈的特点。本文通过系统分析工程区陡峻的地形条件、发育的区域构造、软硬相间的岩层、广泛分布的堆积物、降雨量降雨集中的气候条件、地震对泥石流的影响,揭示了崇州市鸡冠山乡苟家大岩沟泥石流的成因。为本地区的工程建设提供了指导意义,也为同类地区的泥石流的成因提供了借鉴意义。
  • 罗玉虎, 李丹, 刘亮, 胡礼忠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1, 7(2): 408-4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隧道涌水严重影响隧道施工及运营安全,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必须准确分析涌水原因。摩天岭隧道在施工期间发生了较严重的涌水,通过对隧址地层、构造及水文地质特征及涌水特点的综合分析,对该隧道涌水的原因和机制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通过注浆加固止水与集中引排相结合的综合措施对涌水段进行有效处治。